我们发起成立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聚焦酒类食品行业的反添加行动,并非刻意针对某一领域,而是希望借此唤起全社会对食品添加剂潜在危害的重视:让生产者主动减少甚至杜绝添加,让经营者更多推广零添加健康食品,更让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与青少年远离添加剂风险,为生命健康筑牢防线。
不可否认,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化的产物,在丰富食品品类、延长保存期限、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曾发挥重要作用,如今更已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体系,关联着企业效益、地方经济与就业稳定。但随着现代保鲜技术的进步与物流效率的提升,许多场景下的食品添加已非必需。当前中国虽难以彻底杜绝食品添加剂,但若要推进全民大健康战略、实现免费医疗与养老的长远目标,大幅削减添加剂的品类与使用量已是刻不容缓——否则,全民健康的根基恐将动摇。
推动这一变革,亟需相关部门尽快制定"零添加"健康食品标准,让消费者拥有充分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唯有全社会形成倡导零添加的共识,才能激励科研工作者深耕零添加技术,引导生产与流通企业明确转型方向,让整个食品行业在健康轨道上稳步前行。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3类、2500余种,覆盖食品行业各个环节,而香港地区与日本允许使用的品类均不足60种,差距悬殊。如此庞大的品类基数,不仅导致过度使用与滥用成为常态,更让监管难以全面到位。
反观香港与日本,其人均发病率偏低、人均寿命位居世界前列,这与严格管控食品添加剂的理念不无关联。那些长期宣扬"合理使用添加剂无害"的论调,在现实面前不攻自破——何为"合理使用"?何为"监管到位"?所谓"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居世界前列"的说法,更显苍白。
当前最令人担忧的是,健康饮食理念的传播严重缺失:真正的食品健康专家声音微弱,而不少食品添加剂领域的专家却占据舆论高地,片面鼓吹添加剂无害论,实则为添加剂产业站台,阻碍了零添加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既关乎国民的幸福指数,更是政府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这一问题亟待高层高度重视,推动食品安全的全民共治。我们呼吁让食品添加剂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对那些误导公众的"无害论"宣扬者依法追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取信于民,为全民大健康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在此,我们诚挚呼吁全社会加入反食品添加剂联盟,以公民之力协助政府破解难题,共同守护亿万国民的健康未来。
2025.07.18与南昌
作者简介:山西杏汾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酒的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西社区妈妈超市有限公司董事长,原汾阳市政协委员。 生于1968年,土生土长的山西杏花村人,酿酒世家,从小受酒文化熏陶。1988年高中毕业进入国营汾酒厂,从事过酿酒、调酒、品酒与化验等工作。后在镇办酒厂从事酒类销售。1995年成立杏汾酒业有限公司,从事白酒酿造与配制酒生产。2015年先继发起成立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中国老酒收藏家协会与中华养生酒文化研究院,魏晓东致力于酒类食品行业“反添加”倡议,自费上百万在全国各地举办“反添加”论坛,被誉为中国食品行业“反添加”第一人。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酒类行业唯一一个“健康中国·推广大使”称号。他连续四次上书两会,提出禁止使用香精香料添加剂勾兑白酒与其他酒,废除新工艺法白酒标准,制定中国《酒法》的提案。并参与起草与制定了“零添加”健康白酒、黄酒与配制酒国家级行业“团体标准”。杏汾酒业连续四次赞助中国保健协会年会,代表酒类行业做“健康饮酒,饮健康酒”主旨演讲,他提出“酒疗+食疗”代替“医疗”的治未病理论,得到了中医大师张伯礼院士的高度称赞。他联合山西省医科大十几位专家教授成立“酒研所”,从医学角度,科学研究“饮酒与健康”的关系,发表了很多“饮酒与健康”方面的文章,倡导“健康饮酒,饮健康酒”的理念。台湾125岁高龄的民众党总裁王忠泉老将军,非常认可他的“反添加”理念,2021年曾亲自来山西杏花村定制忠泉“大蒜酒”。他曾与食品添加剂专家孙宝国院士在2017年北京国际有机食品展现场“面对面”辩论,在食品行业引起极大轰动。如今他把酒类食品行业“反添加”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他提出“没有全民反添加,就没有全民大健康”的口号,持续推动中国酒类食品行业回归正道,健康发展。他的事迹得到中央电视台《崛起中国》栏目独家采访,并被《匠心中国》与《时代榜样》收录。
魏晓东认为,要彻底改变中国酒类食品行业的添加剂乱象,必须制定中国酒类食品行业“零添加”标准,尽快推动制定中国《酒法》,打造行业新生态,目前他的团队建设“酒的网”零添加健康白酒养生酒与“社区妈妈”零添加健康食品营销平台,为推动实现全民大健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