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能够超越“茅台”,回归“汾老大”地位吗?
很多人问我,“汾酒”什么时候能够超越“茅台”,回归“汾老大”地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不能主观臆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山西省委省政府能够像贵州省委省政府支持茅台的发展一样支持汾酒,如果把汾酒的领导班子与茅台的领导班子对调,我敢肯定,汾酒很快就有可能超越茅台,但是这只是一个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假设。
“汾酒”和“茅台”都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然而,要判断一个品牌是否会超越另一个品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它要受到历史、地理、文化、工艺等等因素的制约,尽管从历史的角度上讲,汾酒的确是茅台的爷爷,但是现在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年代,只能论实力说话。
其次,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品牌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营销策略、产品质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每个品牌都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在市场上取得优势。汾酒虽然有历史文化的优势,但是缺少讲故事的勇气与魄力,因此有时候做老实人也不一定是好事。汾酒是当之无愧的“国酒”,但是不宣传,谁也不知道。而茅台虽然自己不是“国酒”,却天天在央视打“国酒”广告,最终成就了“国酒”的老大地位。
“汾酒”和“茅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们在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中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和喜爱。而且,白酒市场是多样化的,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和口味的偏好也各不相同。汾酒的酿造,不仅仅从酿酒原料、酿酒用水、酿酒用曲,酿造工艺与勾调工艺胜茅台一筹,甚至健康性都胜茅台一筹,但是营销是短板,一个文水假酒案,由于各方面公关不利,使得汾酒销售一落千丈,名落孙山,至今尚未走出假酒案的阴影,而茅台与其他名酒却借住“假酒案”的影响,逆流而上,一飞冲天。
而汾酒真正的软肋是品牌打造与产品布局上的先天失利,汾酒一直定位是优质低价的亲民路线,因而没有与时俱进,忽略了品牌的提升,没有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甚至目前为止还在把几十块一瓶红盖汾酒作为产品主线去营销,甚至赔钱赚吆喝,直线拉低了汾酒的品牌价值,可以想象一个亿万富翁拿一瓶青花瓷汾酒与一个农民工拿一瓶红盖汾酒在同一个饭店喝酒是咋样一种感受。因此,汾酒一天不砍掉百元以下的低端汾酒,高端汾酒的形象就很难塑造。汾酒有很好的品牌基因,作为二线品牌培养的养生酒竹叶青、玫瑰汾、白玉汾、杏花村、北方烧等等一手好牌,未来能不能打好,考验着汾酒高管的智慧。
汾酒的酿造技艺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但是在宣传上显现的非常乏力,消费者只知道茅台有“12987”工艺,而有谁知道汾酒的工艺是什么?消费者知道茅台的“勾兑”工艺,有谁知道汾酒的“勾兑”工艺?汾酒可以不去“勾兑”,做出了中国最健康的白酒,而没有去做,而是随波逐流,将错就错,又能怪得了谁?
尽管如此,目前汾酒依旧是清香型白酒的天花板,汾酒好,清香型白酒就会好,汾酒做的越大,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亦然。故汾酒要想做强做大,必须放大格局,心怀天下,联合大大小小的清香型白酒企业,共同做大清香型白酒,真正做一个称职的“老大”,而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因此,“汾酒”超越“茅台”,不能简单地说汾酒超越茅台是历史的必然。市场是动态变化的,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各个品牌的市场表现、经营策略以及消费者的选择。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中,每个品牌都有机会通过创新和提升来取得更大的成功。